氣候寒冷,就饞那一鍋熱湯。頂著呼嘯的寒風外出歸來,此時此刻,如果家里灶台上正煮著一鍋肉湯排骨湯,滿屋飄香,還沒入口,就會感覺到熱氣遍布全身,胃口大開,這就是美食帶來的治愈。
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,天氣一冷,就喜歡煮肉煮排骨,補足營養,才能有好狀態面對寒冬。 但是,在我們煮湯的過程中,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:為什麼煮出來的肉湯排骨湯,吃起來不夠鮮美,還帶有一股腥味?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?
豬肉中自帶一股肉腥味,如果處理不當,會影響整道湯的口感,因此,我們要適當放些調料去腥。但與此同時,不是料放得越多越好,盲目放一堆料更難吃。
下面,就跟大家分享一套非常實用的煮肉煮排骨訣竅,牢記「2放3不放」,湯鮮肉嫩,味道純正沒腥味。
煮肉煮排骨,牢記「2放」
和「紅燒」、「燉」等做法不同, 「煮」是最能凸顯出食材原味的烹飪方式,它就像一副放大鏡,可以放大食材的優點,也可以無限放大食材的缺點。
煮肉煮排骨時,大家最擔心的,應該是煮出來的湯,帶有一股難聞又難吃的腥味。 因此,在下鍋之前,可以將肉或排骨提前放淡鹽水中浸泡30分鐘,這樣就能有效去除當中的臟東西和腥味了。
這背后也是有科學依據的,鹽水的密度比血水大,在浸泡的過程中,肉或排骨中的血水和臟東西就能乖乖跑出來了。
除了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外,去除肉或排骨中帶有的腥味,還有一個很經典的做法, 就是先焯水再煮。
焯水的時候,一定記得放一味料,生姜。生姜中帶有的姜辣素、姜烯酚等辣味成分,既可以調味,還可以遮蓋住肉腥味, 關鍵是不會影響到整道湯的口感。
焯水的正確步驟是:煮肉煮排骨之前,將放入淡鹽水中浸泡的肉或排骨取出來,冷水下鍋,放幾片生姜,大火煮開、煮出浮沫后,撇去浮沫,將肉或排骨撈出來洗凈。這樣煮肉煮排骨,就沒有腥味了。
煮肉煮排骨,牢記「3不放」
煮肉煮排骨的時候,有3樣調料是不建議放的, 這第1樣調料,就是料酒。
放料酒的目的,是為了去除肉腥味,經過前面放入淡鹽水里浸泡和焯水處理,肉中的腥味已經完全去掉了, 就沒必要再放料酒,多此一舉了。
此外,煮湯的過程中,需要蓋上鍋蓋慢慢煮,如果加了料酒, 處于密閉狀態下的料酒,很難揮發出去,會憋在湯里,這樣煮出來的肉湯或排骨湯,就會帶有一股奇怪的味道。
花椒帶有濃烈的香氣,常出現在一些口味較重的菜肴中,像以「麻辣」著稱的川菜里,常常能看到花椒的身影。
雖說花椒是一樣非常好的調料,但是在煮肉煮排骨時放,并不合適。 這是因為花椒香味過于濃郁,用來煮湯,會遮住肉中帶有的鮮香味,湯喝起來也會沒了鮮味,而是帶有一股濃濃的花椒味。
和花椒相似的是, 八角也是一樣帶有非常濃郁香味的調料,里面含有茴香油成分,在烹飪中使用,主要起到去腥除膻的作用。
相信在煮肉煮排骨時,是想煮出一鍋湯鮮肉嫩的湯,而不是一鍋帶有濃重香料味的湯,因此,就不建議放八角了, 不要讓八角的味道影響到肉的鮮味。
分享一道冬季清煮排骨湯
食材準備:排骨500克、蓮藕1節、玉米1根、胡蘿卜1根、生姜適量、食鹽適量
1、排骨洗凈斬小塊,先放入淡鹽水中浸泡30分鐘,再冷水下鍋,放幾片生姜,煮出浮沫后,撈出來洗凈;
2、蓮藕削皮洗凈,切成片狀或塊狀;玉米剝去外殼,掰成小段;胡蘿卜去皮,切成塊狀;
3、將焯過水的排骨倒入湯鍋中,加適量熱水,水可以多加些,然后放入蓮藕、玉米和胡蘿卜,大火煮開后,轉小火燉1個小時,出鍋前撒點食鹽調味即可。